读书笔记:金钱的心理学——关于财富,贪婪和幸福永不过时的课程(上)

upwind66

Administrator
管理成员
作者:攀攀妈的房产经历

未来的十周,准备每周一本(如果内容多,只能分上下)的速度来认真做读书笔记,把去年到今年断断续续读完的那些投资理财的书籍再回顾一下。

今天来说第一本。

The Psychology of Money——Timeless lessons on wealth, greed and happiness

金钱的心理学——关于财富,贪婪和幸福永不过时的课程。

这是一本很有意义的书,我拿到之后就看得爱不释手,它加强了我对投资理财的诸多观念,同时也给我带来深深的思考。该书分成二十个章节,最早源于作者Morgan Housel在2018年写的一篇报道,列举了20个作者认为最重要的处理金钱的偏见和错误行为的原因,作者称其为金钱的心理学:它的核心思想是人与金钱的良好关系往往与人的智商无甚太大关系,却与人的行为息息相关;金钱在常人的感觉里似乎与冷冰冰的数字和公式相关,但是人的财务状态更是一种软实力的体现,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高薪的成功人士在数年内挥霍破产,也可以看看普通人用着节约谨慎的态度而慢慢变富。

今天挑前十个章节来讲讲这种软实力是怎么体现的以及我对自己家庭财政的思考 。

第一章:没有人是疯狂的。

每个人对于金钱的态度都不一样,但都可能是合理的,因为这地球上的每人处于不同的国家和年代,有着不同的成长教育背景,有着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塑造的性格中的坚毅或软弱,满足或贪婪,安定或不安定感。 正如老话而言:你没有经历过,永远无法真正地感同深受。所以每个人基于自己能获得的信息(很有可能是片面甚至是错误的),都做出了当下最适合自己以及自己家庭的那些财务决定,也许不是最好的,但是却永远不能评价是“最坏的决定”。比如一个例子是美国的彩票系统又被戏称为穷人的税收机器(另外一个穷人的税收就是现在人人关心的通胀了,这个之后再说),因为买彩票最多的就是美国的最低收入阶层,他们平均每年花费约$412在彩票上,而也正是这群人,可能一下子拿不出400美金的应急资金。可是没有经历过生存压力的人很难理解彩票这种机率极小的事件对于他们精神上的作用,此处也不用展开多说。另外一个支撑的观点是理财和退休也都是相对新的概念,人类在二战之前的漫长岁月里,绝大多数人都需要工作至死(当然寿命也不长),大萧条之后美国才有了社安金这样的全国范围的保障制度,而退休金401K项目 则是在1978年才出现在美国人的视野里,也代表着20世纪80年代之后,美国的普罗大众才开始慢慢思考并接受人应该要有计划地有尊严地养老的理念,才开始让储蓄和投资渐渐深入人心。

正如标题所说,没有人是疯狂的,所以don’t judge (不要评价)。就光说父母和我们的这两代人,就可看出泾渭分明的金钱观。比如我父母的那代人,曾经经历物质匮乏的童年和青年时代(甚至一部分中年),又经历文革,参加工作一直到法定年龄退休,一生勤勤恳恳努力,不愿意负债,也不相信各种金融理财产品(我们家本来1997年小试牛刀,但是你也知道那一年大概发生了什么),所以对于子女的投资决定总是忧心忡忡,觉得房产的债务压身总不是什么好事,股市也可能随时可能崩盘,总是更看重放在银行里的现金。这些理念隔着两代人在两个时代,两个国家截然不同的人生经历,没有谁是正确或错误的,更没有必要谁要说服谁,需要更好的相互理解。

第二章:运气与风险

运气与风险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一个人的成功或者失败都是两者加权的产物。人人都喜欢读成功人物的书籍,因为看一个人在逆境中披荆斩棘,靠着才华与勇气做出伟大事业,总是让我们普通人觉得能从中间学到点普世的什么价值。但事实上我们不也常说,历史就是成功人士来书写的,所以历史也从来不是客观的,其可能过度渲染了成功人物自身能力而加入了幸存者偏差以及历史大势。比如书中举例比尔盖茨这位前世界首富,他的成功在相当程度毫无疑问源于他的个性/能力/魄力,但是可能也与他能在高中时代就接触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听说过更别说摸过的的电脑息息相关;又比如刚飞上天的现世界首富,光头贝佐斯在2000年的时候面对镜头他说,他知道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会诞生下一个或几个真正的商业巨头,但是他不确定会不会是他的亚马逊,但是时代创造了他(不是他就会是另一个互联网的弄潮儿,说不定我引用的就是另一个弄潮儿的话了);而股神巴菲特的老师本杰明.格雷厄姆,人称价值投资之父,是资产分散的倡导者,似乎他的成功来源于把握自己的投资,但是他自己的财富成功却主要靠一只Geico (盖可保险公司)股票,而非分散化的长期持有。所以说人都需要忌讳把成功仅归于自己的能力而把失败归于自己的坏运气;更不需要去过分关注成功或者失败的名人经历,而应关注于真正的普世的真理(如果这东西真正存在的话,需要不断观察不断学习,更需要不断经历)。

其实不用想太远,去年2020年就是魔幻的一年,这一年经历了美股历史上最短的熊市和V型反转,也造就了无数的“股神”。无数的财经博主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有做图表分析的,基本面阐述的,股票推荐的,期权教授的,在大牛市的带动下,人人都力压大盘,俯看股神,这个魔幻的一年让很多人认为年平均回报50%甚至超过100%都是小菜一碟,2021年经历了三月下跌之后,相当多的博主也偃旗息鼓了,毕竟谁也不愿意去当面接受自己的收费群/频道下疯狂叫卖的散户们。所以说成也股市败也股市 ,当初扶摇直上也不是因为炒股有多牛多牛;如今江河日下也不是因为运气有多差多差,投资本就应该放在一个相对长的时间范围来看。

第三章:永不满足

这个章节给了两个名人的例子,一个叫Rajat Gupta, 一位白手起家的成功企业家,作为大公司董事的他进行了内部交易,最后锒铛入狱,其实他在2008年就已经有亿万身家。另外一个叫Bernie Madoff,最大的庞氏骗局的始作俑者,令投资者损失了500多亿美元,最后被判150年监禁,死于狱中;同样是在骗局之前,麦道夫就已经是一个极其成功以及富有的商人,贵为前纳斯达克主席,但是仍然是贪婪的人类本性,让这两位大佬还想得到更多,最终把手里的所有都失去。所以作者给出了四个观点:

1)最艰难的财务决定就是让财务目标停止移动。

2)社交攀比是永不满足的症结

3)当然这里所说的“满足”并不是单纯的“躺平”

4)有太多的事物并不值得冒险去获得,不管收益有多巨大。

这个世界上,名誉,成就,更多的金钱并不应该是人生追求的终点,财务自由固然是无价的,家人和朋友也是无价的,被你爱的人所爱是无价的,快乐,幸福和满足是无价的,所以人确实需要告诫自己:物质财富固然重要,但是一定的物质财富就足够了,不需要也没必要去承担过度的风险从而失去以上诸多无价的财富。

关于这个章节的思考可以很长也可以很短,可以在后面某一章作者描述自己的财务计划的时候一起评论。

第四章:复利的力量

复利是最好理解也最容易被人轻视的东西。人人都会举出的老掉牙的例子就是巴菲特老爷子,于是我也继续掉牙:写文的当下老爷子身家1000亿美金,但是他人生的99%的财富是在65岁这个大家都退休的年纪之后获得的。人人争相去听每年公司年会上老爷子的演讲,或者看他公司又进了什么股票跟着追买的时候,都忘记了造就巴菲特“股神”神化的不仅仅是他挑选股票的能力,更是他投资的漫长时间(80年)。有一种说法不就是,如果老爷子30岁才开始投资,60岁就退休的话(如大多数的你和我),现在根本不会有人知道他是谁。他的平均年度回报16-22% (有着各种算法和不同的数字),能超越他的大神比比皆是,比如名叫文艺复兴基金的对冲基金经理Jim Simons, 在1994-2014的20年间创下了71.8%的惊人的年度回报率(就是1万美金的初始投资20年能翻50倍,北上深的房价比起来也相形见绌吧)。但是这位经理后来退休了(因为他成功开始的时候已经50岁了),所以惊人回报率对应他的财富只有巴老爷子的四分之一。复利的秘决在于时间:这个世界就是在以指数级而非线性的方式在增长的,想想硬盘的储存空间,网速,再想想自己的财富,没有什么保持美好的“一夜暴冨”,而是需要思考自己财富能不能以一定的增值效率长时间地增长下去。

某天我的一位同事问我她是否要考虑购买年金,因为她有朋友的朋友是年金或者类似保险的推销员,讲得自然是天花乱坠,能保证平均6-8%的年化收益率,连续存20年,多少岁退休了每个月能领多少钱;对比的当然是钱就单纯地存银行。我说我的原则只有一个,不把钱交到他人手里,同时给她看了自己算的一个25年后Roth IRA帐户的基本数字,收益就是费用最低的美国标普500指数的年平均收益率8-10%,经历简单的计算自己投入的35万能赚出额外的100万来,而且完全是不用缴税的,想怎么花就怎么花,死之前花不完还可以留给孩子,那年金公司20年后还能不能存在都还是个问题。我想这位同事是第一次看一个简单的复利计算公式,但是立刻就鹈鹕顿开,当天就给自己和老公开设了Roth IRA帐户。

第五章:变得富有和保持富有

老话说,这世上有一百万种方法可以变成百万富翁(百万也许不是现在富翁的标准了),但是只有一种方法可以保持富裕:节俭与偏执(frugality and paranoia)。获得财富需要一系列的个性牲,比如承担风险,大胆决策,乐观和奋不顾身;但是保持财富却恰恰需要一系列以这些相反的个性:保守谨慎,节约,居安思危的思维等等。此处又可以继续聊聊巴菲特老爷子,人们特别想知道的都是老爷子怎么找到最值得投资的公司,怎么决定最值得投资的时机(什么样的低价位),怎么找到最好的合伙人和管理人等等,但是同样重要但是显有人问津的问题反而是老爷子没有做什么:比如老爷子没有总是全压宝(持有大量现金),没有在他经历的14次经济衰退的时候骚操作,不依赖于一种方法(比如秉持价值投资的老爷子2016年买了大量的苹果股票),没有激流永退的想法而是永远在第一线,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更不要说老爷子还住着至少50年前买的房子,也没有私人游艇,岛屿加身放肆挥霍等等。

所以作者给出的三大建议:

1) 比起超高的回报率(以及其附带的高风险),人家更应该重视财务的安全性。因为在游戏里玩的时间久才能让复利发挥其惊人的功效。

比如股票下跌的时候,天性就会促使人们去卖出股票止损,然后寄希望于回升的时候再买入;甚至觉得自己可以预测上升或者下降,去购买期权,甚至上杠杆等等,众多的“骚操作”短期也许有可能有惊人的回报率(如果你运气好的话),但是长期都不一定能跑赢大盘。

2)财务规划是很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规划是规划如果不按计划发展的财务规划。

如果你需要一定的数目才能舒服退休,从现在到退休的时间和岁月里,你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分析说:我的投资都在美国股市大盘指数基金里,而过去100年的数据,平均回报能有8-10%,所以根据这个计算退休的时候会达到什么数目,但是现实是未来的10-20年有可能没有8-10%,而且还有不可控的通涨因素,所以如果不按剧本发展,你有没有留出预留的空间给这些可能的变动?

3)有韧性的性格——既大胆地对未来充满信心,又小心地警惕那些不让你达成目的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品质。

这里介绍了财务计划中的“乐观”应该是一种谨慎的乐观,美国经济 过去的170年都是持续向上的,股市房市总是会盘旋上升的(如果没有这种乐观,也无所谓谈任何投资了),但是大的经济危机仍然会发生,小的经济危机更可能每隔几年来一次,需要认真思考怎样的挺过投资路上的小羁绊才能见证长久的时间带来的回报。

第六章:龙头效应

副标题:你有可能一半的时候都错了,但是仍然变得富有。

迪斯尼到1930年代中旬就制作了超过400部的动画片,基本都没赚太多钱,一直到1938年的“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赚了8百万,超过之前所有的盈利总和,公司也终于能偿还所有债务;这样的例子在投资场比比皆是,我们时常讨论某公司上市了,然后早期的风投公司赚了几百倍几千倍,觉得他们的眼光怎么这么毒,但事实上风投公司投了更多的没有成功的初创公司。再换一个例子,罗素3000指数追踪了一系列大型公司,深入观察其数据,你会发现从1980年以来,40%的公司损失了至少70%的市值,最终有可能消失了历史中,而1980年以来该指数上涨了73倍主要来自于其中7%的龙头企业。好像这些例子跟普通人也没什么关系,除了多几个奇怪的小常识,说说每个人的股票吧,一直以来dollar-averaging investing也就是所谓的定投仍然是最稳定则投资回报最高的,比如文章举例的A, 一直坚持定投投资大盘;再比如B ,只在牛市投资,进入熊市就持现金观望 ;再比如C,能在熊市前6个月卖掉,再在熊市后进场,这三个人的投资回报会是多少呢,在一个较长的时间空间,A的回报会是B或者C的两倍,原因仍然是龙头效应,股市总有起有伏,也总有特别好的几天和特别惨的几天,进进出出的B和C,如果错过了特别好的几天,回报就会大打折扣,即使他们运气好可能也错过了特别惨的几天。

说到这里,我就想起我家领导的一位同事,据说这位很精明的上海人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精准的预测到了市场的大跌,把所有的股票债券共同基金都卖掉换成了现金,成为同事朋友口口相传的神人,但这个故事其实更要追问的是这位神人又是在什么时候把钱放回到股市债市里的呢,这种处理方式与毫不动弹,继续定投的回报率又相差几何呢?我也看到网上有贴子回顾去年疫情的3月美股大跌,有人及时止损然后数月后再杀入股市,到年底一算,回报率还是输给了大盘,自己天天盯盘折腾半天,还不如啥也不干。

而且这个故事也更告诉我们,要挑准一只十倍股百倍股有多么地不容易,你当然可以事后诸葛地说如果20年前我买了Amazon,或者两年前买了Tesla,我现在会怎样怎样;其实有相当机会,你五年前买了新东方,或者一个月前买了滴滴(对中概股整体没感觉,只是揶揄一下)。

第七章:金钱带来的最大红利是自由

财务自由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词了,为什么人人都追求它呢,其原因就是能最大程度地掌控自己的生活是幸福的不二秘诀,而金钱带来的最大红利就是这种自由的能力。掌握自己的生活就是做自己想做的工作,和想一起工作的人共事,如果想休假就休假,甚至辞职不干一段时间也不需要抢银行,想从高薪但高强度的工作上退下来做一些工资有下降但轻松的工作也不用降低生活质量。

比起1950年代的美国,现在的物质不可谓不丰富,家庭年收入的中位数从$29,000(通胀调整后)变成现在的$62,000,家庭居住面积的中位数从983 sqft变成现在的2,436 sqft, 我们开的车性能更好,电视更薄更快,但是人们的幸福指数却几乎没有提升甚至还在下降,为什么呢?在洛克菲勒的时代,46%的劳动力还在农田里,35%在制造业和生产线上,只有少数人从事着白领的脑力劳动;而现在的时代,情形翻了个个,38%的劳动力从事着办公室,管理等脑力劳动,另外41%从事着服务业对脑力体力有着双重的要求,更不要说人人都拿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让我们随时都可以在工作时间外工作,996,007,这些与内卷相辅相成的词压缩了我们的自由时间,造成了集体忧虑。只有金钱可以给我们带来说不的底气,可以带来辞职的勇气,而不用为了还各种月供开销唯唯诺诺地焊在了自己的社会岗位上。

第八章:豪车里的人们

路上有豪车经过,经常引起人们测目,这种测目给了司机一种幻觉:这充分证明了我有多聪明,我多能挣钱,我多有品味,更重要的是别人还看见了,而事实上人们几乎没有太注意到开豪车的是谁, 人们测目的时候都在想,这豪车多爽,我有钱了我也开一辆,让别人知道我多有钱。。。这个故事想告诉我们的是说,人们常常认为那些外在的东西,豪车也好,豪宅也罢,甚至自己身上挂的金银细软,高级套装,就能获得别人的尊重,但事实上这些东西往往换不来真正的尊重。

第九章:财富是那些你看不到的东西

副标题:花钱炫耀给别人看是减少财富最快的方法。

还是以豪车或者豪宅为例,是不是开豪车或者住豪宅的人就是拥有更多财富的人呢?如果从财务的角度出发,只能说明购买/贷款的当下,持有人是有贷款能力的,如果不是全现金购买,有可能你看到的反而都是负债。

有个听过的小笑话(毫无疑问是杜撰的),说巴菲特的夫人想买一条50块的裙子被巴菲特劝阻说,今天的50块(如果用于投资)是60年后的1.5万美金, 到时再享受也不迟(虽然这裙子由于通胀可能需要500块了),每个人听到都会笑道,25岁的时候想要的美丽裙子,85岁的时候穿上怎么能满足自己呢,跕到钱眼里只可能变成葛朗台,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回想起来,二十几岁的时候如果获得一笔奖金或者意外之财,最爽的事情莫过于约上三朋五友,出去好好搓一顿,然后给自己买上期待以久的某奢侈品;反而到了三十几岁,我们家里的观点是奖金/额外收入发了等于没发,下一秒直接投入股票或者IRA这样的养老帐户,没有用于消费或者购买任何别人看见了的东西,才能算作我们的财富(或者财富的种子)。

第十章:省钱

想增加收入,大家都知道有两条路:开源和节流。开源往往不太容易:比如换更好的工作,涨薪水,增加某些被动收入,或者中个彩票,总是需要人或多或少地跳出舒适圈来做决定(中彩票这个还在舒适圈内,多来几次更好:);而节流却是更为容易但是更要跳出舒适圈的做法。随着收入慢慢增长,人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开始多存钱的;第二类不觉得自己可以有能力存钱的;第三类不觉得自己有必要存钱的。

第一个概念:财富的增长往往以收入的绝对值或者投资的回报率关系不太大,却与储蓄的水平息息相关。

第二个概念:财富的价值与你的需要息息相关。

第三个概念:收入达到一定水平,你需要做的就是生活在你的虚荣标准以下。

第四个概念:存钱可能比你想象的更要容易(如果你下定决心的话)。

第五个概念:你不需要特殊的理由来储蓄。

第六个概念:自由和掌控感是财富的隐性回报(又回到第七章的主题了)

富爸爸穷爸爸系列丛书里描述的老鼠赛跑就是形容这样常见的人生选择:随着收入增加,人们的物质欲望也会相应增加,小房子换大房子,普通车子换豪华车子,经济舱换商务舱,以前的自驾露营游变成欧洲的豪华游轮游等等,有多少钱都能轻易做到月光,存不下来钱,一次失业或者重病都能把人分分钟打回原点。 我自己的经验想建立储蓄的欲望可能从四个角度出发:1)记帐,详细地记录自己的每月开销可以帮助自己审视哪些是必要的哪些是非必要的;2)延迟满足,我也会想要的好东西,我会努力推到下一个月或另外一个时间点之后,也许过了头热期也就没有那么多的渴望了;3)开始学习和努力地投资,日积月累的回报会反过来促使我们更多的储蓄和投资,这是一个正循环。4)最重要的还是心理作用,你不需要照着谁的标准生活,你的人生更不需要证明给谁看,有很多东西我们并不需要,如果只是看着那么闲钱心痒痒,那就努力把这些钱投资到你擅长的领域中去吧。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