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 盖房到底是种怎样的体验?来听听 Irene 第一次盖房的经验吧!——往期嘉宾分享精彩回顾 - 北美地产学堂 BBS DIY 盖房到底是种怎样的体验?来听听 Irene 第一次盖房的经验吧!——往期嘉宾分享精彩回顾 房博士
作者:Irene / 整理:環形擁抱
作者简介
Irene, 曾在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获得硕士学位,在美国 Brandeis University 获得 MBA 学位,曾就职某上市公司华东区销售总监。她热爱房地产事业,在看房、买房、装修房子方面都有很多经验和独到见解。曾在 2014-2015 年期间在芝加哥建造了一座 6000sq 的房屋,是一位具备丰富房地产经验的才女。
住在自己 DIY 的房子里,是什么样的感觉呢?
你有没有想过,选一个风水极佳的所在,按自己的喜好,设计和建造一所房子?房子里所有的一切,从气派的大门、靓丽的灯具,到干净明朗的地板、丰富齐全的厨房用料,无一,不是你一一精挑细选。
听说,很多美国人热衷于 DIY 自助建房。在中国的时候,我很羡慕他们。我是一个喜欢与众不同,按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的人,觉得如果能自己建房,住在这样的房子里, 肯定很爽。
在中国的时候,没有这样的机会。来到美国,阴差阳错中,我也有了自己盖房的经历。期间的风风雨雨,能够跟你说上一天。
因北美地产学堂邀请,把我的第一次盖房的经验教训写出来。希望对也想 DIY 盖房的你,有所帮助。
Front(图片by Irene)
01
2013 年底,由于家庭原因,我们要搬到芝加哥。在那儿,估计也就生活 2-3 年。我是不甘心租住他人的房子的,总是希望,还是买一个房子,按自己的喜好,打扮我的住房。于是,我们就开始到处看房子。
刚开始的时候没想那么多,觉得买一个条件还不错,不要太多修修补补的房子,就可以了。因为之前住在波士顿,波士顿的房子是又老又旧,动不动就要修。喜欢按自我风格生活的我,又对那个房子进行了装修。老房子装修,事儿很多。断断续续弄了一年,我也确实有点儿烦了。
在芝加哥看到房子后,我的心情一下子明媚起来。在波士顿,我住的房子又老、又小、又破,还很贵。同样的价格,在芝加哥,我可以买到比波士顿大得多的新房,房子有前庭后院,处处赏心悦目。
我们决心买一个心仪的房子。在看了很多房子后,最终,我们看到了一处漂亮小区。小区的新房子,错落有致地挨着你我。走在小区中,有一种特别温馨的感觉。我从内心深处,非常喜欢这种感觉。于是, 就开始打算在这儿买房。
这是开发商新开发的房子,内部有3种内部装修方案可供选择。我们选了其中一款华丽兼具浪漫色调的方案,让开发商给我们建房子。
然而,在最后审核的时候,居委会没有通过我们的方案。因为小区对房子的外观,是有要求的。目的就是为了使整个小区的外观风格保持一致。我们的方案,被认为砖头比例太低,必须要外墙的砖和石头的比例更高一些才能通过,这样就导致成本肯定要提高。
Front(图片by Irene)
02
原本我们认为,是建筑商自己提供的外形方案,不能通过审批应该是他的责任,但是想到这是双方都不愿意发生的事情,所以我们愿意支付多出来的这部分砖和石头的成本。
可是他在计算多出的成本时,简直就是在挑战我们中国人的数学基础,胡说八道,不断往高里算,简直让人忍无可忍,对于我们的计算方法和他不一致的时候他居然骂人了!
我们觉得和这种人根本无法合作下去,因为在盖房子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突发状况,遇到事情一定需要双方不断沟通协商才能妥善解决。像他这种只站在自己的角度上考虑自己利益,情绪控制能力和教养都如此低的人,后续绝对会有更多的问题出现,尽管现在退出会麻烦,但是合作协议会有更多的麻烦。
我是一个但凡能有一丝向前希望绝不放弃的人,但是这次我真心觉得适时的退出更是一种智慧。后来那个建筑商跟我们道歉,希望继续合作,我们直接一句话:绝无可能!
这件事情虽然不是一个非常好的经历,但是真的犹如一把钥匙一样,打开了我对新房子期望的大门。
我家先生这个时候又看到一块地,觉得特别的正,学区也是很好,房主还是中国人,初步联系了一下觉得她(后续就称作“Ping”)特别的真诚,没想到我们一见如故。
原来 Ping 买这块地也是想最终自己盖房子的,但是由于她的小朋友的学习正处于关键的阶段,不想再花精力在房子上了,所以就考虑把地卖了。
同时她介绍了另一个热衷于盖房子的朋友(为了方便记忆称这位朋友为“Jing”)给我们,而且 Jing 现在正在盖的房子就离我们这块地很近很近。
Ping 就带我们去看了房子,不看不要紧,一看真的就让我们当机立断,决定自己买地、自己盖房子。也没细想这到底有多少的事情要去做,一句话:无知者无畏!
同时我们也见到了 Jing 的建筑师,看了他盖的其他房子,他是欧洲人,确实品味非常好,特别注重细节。
当然我们也同时找了几个建筑师,最后用的还是 Jing 推荐的一个乌克兰的建筑师。拿着他的图纸咨询了几个建筑商,结果美国的建筑商的报价比 Jing 推荐的要贵好多好多;客厅里的天花板是一个圆顶,好几个老美都觉得难度太大了。所以最后我们用的还是她们推荐的建筑商,这个时候大概是2014年的9月份了。
Foyer(图片by Irene)
03
确定了建筑师做房子设计后,建筑商会按照设计图给报价。申请担保贷款的时候,银行会根据报价和建筑师的方案去做评价;同时申请许可证,拿到建筑贷款后就开始盖房子了。
我家的时间顺序大概是:
05/2014 签买地的合同
07/2014 建筑师确定图纸,结束贷款
08/2014 申请村落许可证( Tree Survey)(一般4周可以搞定,但是最后用了45天)
09/2014关闭建设贷款(Tree Survey/Boundary Survey)
11/2014 授予许可证
08/2015 基本内部装修全部做好(中途家里不靠谱的先生换工作了,因此我们不得不考虑卖掉房子)
01/2016 房子正式上市
04/2017 接受报盘
05/2017 房子正式收盘
从这个事件中大家应该可以看出一些问题来,我家房子最后是上市1年多才卖掉的。这中间问题有很多,譬如我们房子没完全盖好就走了;上市时间点不好;代理没有选好等等。
有很多事情无法把控,但是其实上市时间点是可操控的,只是我们当时没有经验。
尤其是在中部或者东北部的某些地区,一定要倒推时间,譬如什么时候房子上市比较好卖;在寒冷季来临前一定要把房子框架搭好,否则大雪来的时候工程根本无法进行,我家当时就停了2-3月的时间。当然在西部这样的问题不存在。
Living room(图片by Irene)
补充一点,最后我家房子是实在没有办法了,我自己飞回去一周的时间。一方面是运气好吧,一方面觉得自己也确实是个好销售。
在回芝加哥的第一天开放房屋(Open House)的收尾工作,我的代理都准备要回家了,我接待了一个看房子的人,就是这个人最后成为了买我房子的人,这一周内我完成了我的房子的交易,用这笔钱我们立即在西雅图买了另一套房子。所以这套房子的损失,我们在西雅图的房子早就赚了回来。
这次经历还让我学会了一点,就是要控制成本。建筑商给的报价就相当于预算,尽量按照预算去做相关事情。我最后的预算大概超了7万左右。
Budget(图片by Irene)
04
回忆到现在,我觉得,如果你的条件允许,真的可以自己体验一下 DIY。这第一次买地盖房子的经历在我的生命中真的可以回味很久,它也为我之后的房产投资的道路扫除了很多障碍,因为我真的遇到了各种奇葩的事情。
讲一个匪夷所思的事情,我们当时盖房子图纸肯定都是画好的,但是出现这么个事情,地下室的墙比图纸画的低了1尺,这个问题是我们的建筑商最后发现的。
在盖车库的时候居然挡住了二楼的一个窗户,因为窗户制造周期很长,因此都是刚开始盖的时候就要预定窗户,当时非常不理解怎么会车库把窗户挡住,想着可能是窗户高度定错了,正准备重新定做窗户的时候,发现是盖房子的人把车库多盖了 30 cm 高。最后解决方案问题是他们把承重部分从底部全部削减了 30 cm。
Basement(图片by Irene)
另外,邻里关系一定要处理好。我们当时有跟市政申请砍树的许可证,可是对面邻居是环境保护者,非常不高兴我们砍树,有一次居然打了 911 。我的另一个朋友遇到的邻居更是过分,恶意阻止,以各种理由和方式打 911 阻止他们盖房子,最后都找律师了。但是这种情况最后毕竟损失的是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能搞好关系尽量搞好。
一定要尽量去自己验货,尤其是木材和砖这类用量比较大的材料送货的时候。我当时一点概念都没有,还好我的朋友有提醒我,因为据其他盖房子的朋友说有那种偷工的情况发生。
多看图纸,多请教有经验的朋友,不要太依赖任何一个人。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地下室的设计,我家的地下室非常开阔,没有一根柱子竖在中间,对于设计师来说,其实最简单的事情就是只考虑承重,但是如果想又考虑实际承重,又兼顾美观和节省材料,那对设计师的要求是很高的。有很多时候还是需要自己去推进设计师,帮你达到你的目的。
随着我看的房子越来越多,后来发现这并不是很容易达到的目标,即使很多豪宅的设计,其实也可以更加优化。
这中间的区别就是需要你不断地去想、去琢磨,然后再和设计师商讨实现的可能性。比如我家的空间布局还是有改进的空间,Bulter 的储藏室的空间有点儿窄。多去看看市场上的新的流行趋势,还有新型建筑的布局和材料使用,对你会有帮助的。
Bulter’s Pantry(图片by Irene)
05
今天主要跟大家分享了我当时会选择自己盖房子的原因,整个盖房子的大概流程和成本控制以及自己的一些经验和教训。
毋庸置疑,自己盖房子,这是一件非常耗神、耗力的事情,我当时几乎一年半的时间都泡在房子上。但是当房子搞完以后,你看到窗明几净、完全是自己的理想型的房子,你就会觉得一切都值得了!
DIY 有利有弊,最终还是要看你自己的意愿,希望我的这些经验能对你有所帮助。
北美地产学堂 |
作者:Irene / 整理:環形擁抱
作者简介
Irene, 曾在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获得硕士学位,在美国 Brandeis University 获得 MBA 学位,曾就职某上市公司华东区销售总监。她热爱房地产事业,在看房、买房、装修房子方面都有很多经验和独到见解。曾在 2014-2015 年期间在芝加哥建造了一座 6000sq 的房屋,是一位具备丰富房地产经验的才女。
住在自己 DIY 的房子里,是什么样的感觉呢?
你有没有想过,选一个风水极佳的所在,按自己的喜好,设计和建造一所房子?房子里所有的一切,从气派的大门、靓丽的灯具,到干净明朗的地板、丰富齐全的厨房用料,无一,不是你一一精挑细选。
听说,很多美国人热衷于 DIY 自助建房。在中国的时候,我很羡慕他们。我是一个喜欢与众不同,按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的人,觉得如果能自己建房,住在这样的房子里, 肯定很爽。
在中国的时候,没有这样的机会。来到美国,阴差阳错中,我也有了自己盖房的经历。期间的风风雨雨,能够跟你说上一天。
因北美地产学堂邀请,把我的第一次盖房的经验教训写出来。希望对也想 DIY 盖房的你,有所帮助。
Front(图片by Irene)
01
2013 年底,由于家庭原因,我们要搬到芝加哥。在那儿,估计也就生活 2-3 年。我是不甘心租住他人的房子的,总是希望,还是买一个房子,按自己的喜好,打扮我的住房。于是,我们就开始到处看房子。
刚开始的时候没想那么多,觉得买一个条件还不错,不要太多修修补补的房子,就可以了。因为之前住在波士顿,波士顿的房子是又老又旧,动不动就要修。喜欢按自我风格生活的我,又对那个房子进行了装修。老房子装修,事儿很多。断断续续弄了一年,我也确实有点儿烦了。
在芝加哥看到房子后,我的心情一下子明媚起来。在波士顿,我住的房子又老、又小、又破,还很贵。同样的价格,在芝加哥,我可以买到比波士顿大得多的新房,房子有前庭后院,处处赏心悦目。
我们决心买一个心仪的房子。在看了很多房子后,最终,我们看到了一处漂亮小区。小区的新房子,错落有致地挨着你我。走在小区中,有一种特别温馨的感觉。我从内心深处,非常喜欢这种感觉。于是, 就开始打算在这儿买房。
这是开发商新开发的房子,内部有3种内部装修方案可供选择。我们选了其中一款华丽兼具浪漫色调的方案,让开发商给我们建房子。
然而,在最后审核的时候,居委会没有通过我们的方案。因为小区对房子的外观,是有要求的。目的就是为了使整个小区的外观风格保持一致。我们的方案,被认为砖头比例太低,必须要外墙的砖和石头的比例更高一些才能通过,这样就导致成本肯定要提高。
Front(图片by Irene)
02
原本我们认为,是建筑商自己提供的外形方案,不能通过审批应该是他的责任,但是想到这是双方都不愿意发生的事情,所以我们愿意支付多出来的这部分砖和石头的成本。
可是他在计算多出的成本时,简直就是在挑战我们中国人的数学基础,胡说八道,不断往高里算,简直让人忍无可忍,对于我们的计算方法和他不一致的时候他居然骂人了!
我们觉得和这种人根本无法合作下去,因为在盖房子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突发状况,遇到事情一定需要双方不断沟通协商才能妥善解决。像他这种只站在自己的角度上考虑自己利益,情绪控制能力和教养都如此低的人,后续绝对会有更多的问题出现,尽管现在退出会麻烦,但是合作协议会有更多的麻烦。
我是一个但凡能有一丝向前希望绝不放弃的人,但是这次我真心觉得适时的退出更是一种智慧。后来那个建筑商跟我们道歉,希望继续合作,我们直接一句话:绝无可能!
这件事情虽然不是一个非常好的经历,但是真的犹如一把钥匙一样,打开了我对新房子期望的大门。
我家先生这个时候又看到一块地,觉得特别的正,学区也是很好,房主还是中国人,初步联系了一下觉得她(后续就称作“Ping”)特别的真诚,没想到我们一见如故。
原来 Ping 买这块地也是想最终自己盖房子的,但是由于她的小朋友的学习正处于关键的阶段,不想再花精力在房子上了,所以就考虑把地卖了。
同时她介绍了另一个热衷于盖房子的朋友(为了方便记忆称这位朋友为“Jing”)给我们,而且 Jing 现在正在盖的房子就离我们这块地很近很近。
Ping 就带我们去看了房子,不看不要紧,一看真的就让我们当机立断,决定自己买地、自己盖房子。也没细想这到底有多少的事情要去做,一句话:无知者无畏!
同时我们也见到了 Jing 的建筑师,看了他盖的其他房子,他是欧洲人,确实品味非常好,特别注重细节。
当然我们也同时找了几个建筑师,最后用的还是 Jing 推荐的一个乌克兰的建筑师。拿着他的图纸咨询了几个建筑商,结果美国的建筑商的报价比 Jing 推荐的要贵好多好多;客厅里的天花板是一个圆顶,好几个老美都觉得难度太大了。所以最后我们用的还是她们推荐的建筑商,这个时候大概是2014年的9月份了。
Foyer(图片by Irene)
03
确定了建筑师做房子设计后,建筑商会按照设计图给报价。申请担保贷款的时候,银行会根据报价和建筑师的方案去做评价;同时申请许可证,拿到建筑贷款后就开始盖房子了。
我家的时间顺序大概是:
05/2014 签买地的合同
07/2014 建筑师确定图纸,结束贷款
08/2014 申请村落许可证( Tree Survey)(一般4周可以搞定,但是最后用了45天)
09/2014关闭建设贷款(Tree Survey/Boundary Survey)
11/2014 授予许可证
08/2015 基本内部装修全部做好(中途家里不靠谱的先生换工作了,因此我们不得不考虑卖掉房子)
01/2016 房子正式上市
04/2017 接受报盘
05/2017 房子正式收盘
从这个事件中大家应该可以看出一些问题来,我家房子最后是上市1年多才卖掉的。这中间问题有很多,譬如我们房子没完全盖好就走了;上市时间点不好;代理没有选好等等。
有很多事情无法把控,但是其实上市时间点是可操控的,只是我们当时没有经验。
尤其是在中部或者东北部的某些地区,一定要倒推时间,譬如什么时候房子上市比较好卖;在寒冷季来临前一定要把房子框架搭好,否则大雪来的时候工程根本无法进行,我家当时就停了2-3月的时间。当然在西部这样的问题不存在。
Living room(图片by Irene)
补充一点,最后我家房子是实在没有办法了,我自己飞回去一周的时间。一方面是运气好吧,一方面觉得自己也确实是个好销售。
在回芝加哥的第一天开放房屋(Open House)的收尾工作,我的代理都准备要回家了,我接待了一个看房子的人,就是这个人最后成为了买我房子的人,这一周内我完成了我的房子的交易,用这笔钱我们立即在西雅图买了另一套房子。所以这套房子的损失,我们在西雅图的房子早就赚了回来。
这次经历还让我学会了一点,就是要控制成本。建筑商给的报价就相当于预算,尽量按照预算去做相关事情。我最后的预算大概超了7万左右。
Budget(图片by Irene)
04
回忆到现在,我觉得,如果你的条件允许,真的可以自己体验一下 DIY。这第一次买地盖房子的经历在我的生命中真的可以回味很久,它也为我之后的房产投资的道路扫除了很多障碍,因为我真的遇到了各种奇葩的事情。
讲一个匪夷所思的事情,我们当时盖房子图纸肯定都是画好的,但是出现这么个事情,地下室的墙比图纸画的低了1尺,这个问题是我们的建筑商最后发现的。
在盖车库的时候居然挡住了二楼的一个窗户,因为窗户制造周期很长,因此都是刚开始盖的时候就要预定窗户,当时非常不理解怎么会车库把窗户挡住,想着可能是窗户高度定错了,正准备重新定做窗户的时候,发现是盖房子的人把车库多盖了 30 cm 高。最后解决方案问题是他们把承重部分从底部全部削减了 30 cm。
Basement(图片by Irene)
另外,邻里关系一定要处理好。我们当时有跟市政申请砍树的许可证,可是对面邻居是环境保护者,非常不高兴我们砍树,有一次居然打了 911 。我的另一个朋友遇到的邻居更是过分,恶意阻止,以各种理由和方式打 911 阻止他们盖房子,最后都找律师了。但是这种情况最后毕竟损失的是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能搞好关系尽量搞好。
一定要尽量去自己验货,尤其是木材和砖这类用量比较大的材料送货的时候。我当时一点概念都没有,还好我的朋友有提醒我,因为据其他盖房子的朋友说有那种偷工的情况发生。
多看图纸,多请教有经验的朋友,不要太依赖任何一个人。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地下室的设计,我家的地下室非常开阔,没有一根柱子竖在中间,对于设计师来说,其实最简单的事情就是只考虑承重,但是如果想又考虑实际承重,又兼顾美观和节省材料,那对设计师的要求是很高的。有很多时候还是需要自己去推进设计师,帮你达到你的目的。
随着我看的房子越来越多,后来发现这并不是很容易达到的目标,即使很多豪宅的设计,其实也可以更加优化。
这中间的区别就是需要你不断地去想、去琢磨,然后再和设计师商讨实现的可能性。比如我家的空间布局还是有改进的空间,Bulter 的储藏室的空间有点儿窄。多去看看市场上的新的流行趋势,还有新型建筑的布局和材料使用,对你会有帮助的。
Bulter’s Pantry(图片by Irene)
05
今天主要跟大家分享了我当时会选择自己盖房子的原因,整个盖房子的大概流程和成本控制以及自己的一些经验和教训。
毋庸置疑,自己盖房子,这是一件非常耗神、耗力的事情,我当时几乎一年半的时间都泡在房子上。但是当房子搞完以后,你看到窗明几净、完全是自己的理想型的房子,你就会觉得一切都值得了!
DIY 有利有弊,最终还是要看你自己的意愿,希望我的这些经验能对你有所帮助。
北美地产学堂 |